top of page
看到上面行駛在東門城圓環的影片,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?
我們駕駛的汽車依照標線走竟然會跑到機車道,這是標線的問題嗎?還是應該像影片中其他車輛一樣,無視地上的標線,反正能走出去就好?
以上的問題在這次的研究中,只能算是冰山一角,圓環真正的問題牽扯到了歷史、殖民,以及都市規劃。
在台南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,竟容納15個大大小小的圓環!其實圓環的存在可追朔至日治時期,目的是讓交通更具便利性,而隨著時空的演變,現今的圓環和以前相比已大相逕庭。
究竟是標線出了問題,還是用路人不知道該怎麼行駛圓環?為何台南會出現不同種類的圓環?這些有歷史年代的圓環又如何適應現代交通?
如何處理圓環的交通,相信是台南市面對的考驗。
以下就帶大家來了解圓環與台南的淵源。
導言
在進入正題之前,先來簡單測試你對圓環了解多少。
圓環的用途
▼游標停留看更多

圓環如果有正確的標線,就不須架設紅綠燈,可避免設置複雜號誌,也大大減少了停等時間。

若圓環妥善設計,在低於某一臨界交通量下,可提供連續不斷之交通流動,避免不必要之延誤。

在圓環處只要直徑夠大,車流就可以在無干擾的情況下進行迴轉。 尤其對大型汽車和載重汽車帶來相當大的便利。

由於圓環的設計非常簡單,幾乎不需設置交通號誌,自然也不需維修費,因此而節省了許多政府經費。
你認為圓環應該怎麼行駛?
國際圓環VS台灣圓環

在國外,政府會繪製圖示教導民眾如何駛圓環,
(左圖為加拿大地方政府所繪製),但相對於台灣,則沒有用任何說明圖,只有兩條法規來說明,
以下是台灣交通法規對於圓環的解釋。
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第 102 條
九、行至無號誌之圓環路口時,應讓已進入圓環車道 之車輛先行。
十、行經多車道之圓環,應讓內側車道之車輛先行。
圖片來源|https://reurl.cc/5rv0o7
bottom of page